專家解讀大范圍雨雪天氣成因:“極地渦旋”造成

2016-01-21 11:55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國家氣象中心農業(yè)氣象中心正研級高工呂厚荃解讀目前大范圍雨雪和強降溫天氣過程的成因。
  記者:造成此次大范圍降溫天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特點?
  張濤:造成此次大范圍雨雪冰凍天氣的罪魁禍首就是“極地渦旋”,它有三個特點:尺度大、強度強、位置偏南。尺度大指的是它的影響范圍大、更容易穩(wěn)定維持;強度強是指低壓渦旋中心氣壓低,因此跟它相伴隨的冷空氣就較強,風大、溫度低;位置偏南指的是22日至23日當它發(fā)展最為強盛時,中心位置大約在渤海,因此,冷空氣影響地區(qū)偏南,華南、南海都會受強冷空氣影響。
  記者:此次強降溫是否造成多地歷史記錄低溫極值?會不會出現(xiàn)1991年、2008年那樣持續(xù)低溫雨雪冰凍天氣?
  張濤:華北北部部分地區(qū)會逼近歷史同期記錄極值(1961年以來1月份最低溫度),如河北北部、內蒙東南部;安徽、浙江一帶逼近歷史同期記錄極值的同時可能會逼近歷史記錄極值;華南東部、江南東部部分地區(qū)可能會逼近或突破歷史記錄極值。山區(qū)溫度可能下降的更多。廣東中北部、廣西北部氣溫可能會破零,25日早晨,福建大部氣溫可能會破零。
  單個過程強度可以與2008年相比較,很強,但不會持續(xù)出現(xiàn)2008那樣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2008年是五六次雨雪冰凍天氣過程連續(xù)在一起。本次過程雨雪強度雖夠強,但凍雨的范圍和強度不如2008年猛烈。26-28日南方雖然還有強降水過程,但是溫度有所回升。
  本次的強降溫過程分為兩個部分,一是20日-23日南方的雨雪冰凍過程,另一是21日-25日北方地區(qū)的寒潮過程。1991年12月主要是一次大的寒潮過程,那次的雨雪冰凍不是主要特點。從目前比較來看,在低溫上,本次寒潮過程是可以與1991年相匹敵的,但寒潮的指標要看降溫幅度和最低溫度達到何種程度。此次寒潮最低溫度雖然很低,但是在單次過程中降溫幅度并不算大,因為前期的基礎溫度很低,1月下旬已經是隆冬天氣,所以降溫幅度可能不會太大。
  記者:寒潮天氣對南方的農業(yè)會造成何種影響? 該如何應對?
  呂厚荃:此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對南方農業(yè)影響較大,由于南方農業(yè)抗寒能力相對較低,此次低溫強度較大,水果、蔬菜、設施農業(yè)、水產養(yǎng)殖業(yè)都會受到影響,設施農業(yè)成本也會增加。
  南方的越冬作物為冬小麥和油菜,正處于冬季緩慢生長階段,長江中下游大部最低氣溫將達-5至-10℃,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凍害,尤其抽薹后的油菜抗寒能力明顯下降,可能受害較重;葉類蔬菜、柑橘、茶樹、熱帶水果也會遭受凍害。貴州、湖南出現(xiàn)的凍雨會對農作物以及農產品運輸造成一定影響。四川南部、云南東部等地低于零度也會造成小麥凍害或霜凍害。
  水產養(yǎng)殖方面,溫度過低導致水面結冰,致使水中低溫、水氧含量不夠,魚類受凍染病或窒息死亡,造成經濟損失。
  本次降溫還伴隨著大風和降雪,大風對設施農業(yè)會造成損毀。江南北部會出現(xiàn)暴雪、大暴雪,會造成溫室大棚出現(xiàn)垮棚;對果樹和毛竹等造成機械性損傷,樹干、枝條折斷;華南中南部溫度低于5°還會對熱帶水果造成不利影響。北方地區(qū)正值冬小麥越冬期,降溫可能會使部分弱苗遭受凍害;同時也會對設施農業(yè)造成一定影響,溫室大棚采取增溫防凍措施使生產成本增加。
  對于大田作物應增施暖性肥、增加覆蓋,對于果樹,提前進行包扎,增加覆蓋;對于設施農業(yè),防降溫和風災雪災,進行加固,做好溫度調節(jié),可以加蓋草氈,避免棚內作物受凍;在地蔬菜、水果抓緊收獲;水產養(yǎng)殖應注意水溫和氧氣的監(jiān)控,小池塘可以采取增溫,缺氧的話一定要破冰增氧。
  此次過程降雪強度大,降水量多,雨雪過后應清除棚膜和果園樹冠上積雪,防止垮棚和果樹受損;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防御漬害漬害發(fā)生,促進作物恢復生長。
  記者:面對雨雪冰凍天氣,如何注意出行安全?
  張濤:要注意防滑,步行時盡量踩在較厚的積雪上,注意避開浮冰和積水,降低摔倒的可能性。建議平時騎電動車和自行車的人,盡量選擇步行或者坐公交車出行。行人應盡量遠離樹木及高處建筑,以防因坍塌被砸傷。由于雪的覆蓋,道路上許多“陷阱”會被遮住。因此,應注意低洼處以及井蓋、建筑材料上的釘子等。
  雪后路面濕滑,白天氣溫高,路上冰雪易融化,遇到夜間低溫,地面可能會形成“地穿甲”,出行時要格外注意。下雪天氣開車前,應保證行車視線清晰,視野開闊。(中國日報 鄭金冉)

責編:張澤昕
轉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