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唐山大地震救援回憶錄17

2017-04-17 23:30-23:59 責編:曹夢雨

00:00 00:00

7月30日早上,乘坐9056次專列,7點20分從上海北站發(fā)車,9點25分到常州,下午2點20分到達蚌埠。那個年代,凡是國家重大的消息似乎都是4點鐘發(fā)布的,記得當天下午4時20分,在火車上面聽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說唐山地震損失“極其嚴重"。當時,救援團隊是第一次聽到這幾個字,因為剛開始時對外公布的消息是唐山地震強度為6.5級,而且上級布置任務的時候也只講準備好5天的口糧,所謂的口糧其實就是食品公司準備的壓縮餅干和榨菜,所以救援隊出發(fā)時個人的生活用品、替換衣服等都沒多帶,但是各種急救所需的醫(yī)療用品和器械都帶好了。

31日凌晨4時12分,救援隊到達天津附近的楊村。到楊村以后,火車就無法再往前行進了。強烈的地震導致鐵路被嚴重破壞,許多地方的鐵軌都像油條一樣卷繞起來。救援隊臨時決定到楊村軍用機場,然后坐飛機進入唐山。

下了火車轉(zhuǎn)往楊村機場的途中,還要把從上海帶來的藥品和器械也要一并轉(zhuǎn)運走。那個時候的葡萄糖鹽水瓶都是玻璃瓶,不像現(xiàn)在的塑料瓶裝輕便,份量很重。救援隊員不論男女,每個人都背負一整箱鹽水瓶帶到楊村機場。同時,每個醫(yī)療隊還要帶一頂帳篷,帳篷也都是由很重的鐵桿和帆布材料制成。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沒有一個人提出說自己背不動,或是有放棄后退的想法,所有的隊員都齊心協(xié)力參與其中。

大概是31日8點鐘進入楊村機場,當時看到楊村機場里一片忙碌場面,都忙著在調(diào)動部隊趕赴唐山救援。徐建中醫(yī)生他們一直等到11點半才上了飛機,上海醫(yī)療隊是第一個進唐山的,127個人分乘三架小飛機前往唐山,當時徐建中醫(yī)生乘坐的是第一架飛機,跟隨余賢如老師所在的新華醫(yī)院一支醫(yī)療隊一起進去的。經(jīng)過長時間的路途奔波,每個人確實感到比較疲憊,那個時候的火車不像現(xiàn)在的高鐵比較平穩(wěn),在行駛的時候噪聲很大,且由于是硬座震動很厲害,在火車上根本是無法入睡的。

到了唐山機場以后,除了新華醫(yī)院留下一支醫(yī)療隊駐扎在機場,其余人員分乘四部軍用卡車前往豐潤縣。那里的馬路都是裂開來的,從唐山機場到豐潤縣80公里的路程,車從下午2點鐘一直到晚上6點鐘,足足開了四個小時。車子一路過去,就看到整個唐山市沒有一間好房子,全部塌了,只有唐山發(fā)電廠的一根煙囪還是好的,其他房子全倒了,真的很慘。徐建中醫(yī)生曾經(jīng)看到,有一個小姑娘被褲帶懸吊在倒塌房屋斷裂的鋼筋上,在當時的情況下根本無法把她救下來,聽說后來還是不幸死了。

救援隊到達豐潤縣后,就看到在豐潤縣人民醫(yī)院門口,有上萬個病人在等待醫(yī)生的救援治療。傷病員非常多,整個救援中隊帶去的一萬片止痛片,一千根導尿管,最初以為很充足,沒有想到僅僅一個晚上就全部發(fā)放用完。有很多傷員在地震中腰椎被壓斷,下半身癱瘓導致尿潴留,肚子鼓脹如氣球般,人非常難受。醫(yī)生們就想辦法把電線里面的銅芯抽掉,然后再經(jīng)過消毒處理,用這個為患者導尿,解決了導尿管不足的問題。在房屋廢墟中到處都是遇難者,由于天氣異常炎熱,尸體很容易腐爛,部隊就專門負責把遇難者集中掩埋。到達災區(qū)的前幾天,救援隊基本沒合過眼,大家都以高強度的精力投人到緊張的醫(yī)療搶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