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中國人民解放軍援塞醫(yī)療隊抗擊埃博拉疫情紀實43

2018-10-11 23:30-23:59 責編:曹夢雨

00:00 00:00

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本期帶您回顧和關注由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紀實文學:《大國擔當——中國人民解放軍援塞醫(yī)療隊抗擊埃博拉疫情紀實》,一起回顧那一段困難面前攜手并進、互幫互助的中非友誼。

各位聽眾大家好,歡迎收聽《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我是百寧。在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中,我國軍地醫(yī)務人員組成的援非醫(yī)療隊,奔赴抗疫前線,不畏艱險,救死扶傷,用實際行動體現(xiàn)了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中非友好情誼,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好評。今天,我們繼續(xù)回顧那場救援中的點點滴滴,今天播出第43集——“超級戰(zhàn)士”!

第三批援塞醫(yī)療隊副隊長劉翀,回國后,他也向大家講述了他在當時的感受,今天,我們一起回顧:

在我們第三批援塞醫(yī)療隊里,有6名年輕戰(zhàn)士。于宏毅、盧海、解晨、徐曉宇4位是“大廚”,趙陽、閃占朝是2位駕駛員,他們是后勤保障組的隊員,在去塞拉利昂前線之前,他們的身份是通信員、勤務員、駕駛員,但是,一踏上塞拉利昂的土地,他們立刻變成了神通廣大的“超級戰(zhàn)士”、分身有術的“多面手”。在那里,這6名戰(zhàn)士主要由我來管理,給他們安排各項工作,我們都比較熟悉。

于宏毅是炊事班班長,也是這幾個小伙子中兵齡最長的老兵,他本是三〇二醫(yī)院院務部通信站的一名老班長,性格比較沉穩(wěn)內斂,但是技術很嫻熟過硬。盧海、解晨和徐曉宇則是院務部勤務汽車隊的司機。來到塞拉利昂后,于宏毅和盧海兩名“80后”班長帶領解晨、徐曉宇兩名戰(zhàn)士,組成了保障醫(yī)療隊的炊事班。之前,他們都和炊事班扯不上關系,有的甚至在家連廚房都沒有進過。雖然,出發(fā)前他們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集訓——凌晨4點半,便到食堂開始跟著阿姨學做面點;中午,向大廚們學習如何配菜、掂鍋和炒菜……但是,初到塞拉利昂,想象與現(xiàn)實的落差把這些“大廚”搞得有點兒措手不及,在集訓時學到的本領只在主食方面用上了,可見炊事班遇到的問題不少。塞拉利昂青菜品種很少,當?shù)夭宿r疏于耕作或者是他們的種植方法有問題,總之青菜特別老。往往買了幾十公斤的青菜,擇出嫩菜之后就所剩無幾了。醫(yī)護人員那么辛苦,青菜就那幾樣,炊事班的壓力比較大。菜品局限性大,于是,他們就靠花樣翻新來增強食欲。清炒、白灼、醬燜、熗炒……炊事班把能想到的花樣都做了個遍。有時于宏毅還會建議領導組織大家吃火鍋,這樣既方便,又能讓隊員們有新鮮感。炊事班還在每天提供的水果上下功夫,他不斷變換造型,讓大家有點兒新鮮感。

當?shù)氐某床隋伇葒鴥鹊腻伌罅藢⒔鼉杀?,掂鍋十分吃力,沒辦法,于宏毅只能帶著戰(zhàn)士硬著頭皮上。駕駛員因為出車,吃飯時間不固定,常常過了飯點一兩個小時之后才能回到駐地。但無論他們回來多晚,于宏毅都會囑咐后廚一定要記得留飯。

盧海班長原本是車隊勤務員,踏實老練,業(yè)務精湛,古道熱腸。盧班長是地道的湖南人,做得一手正宗的湘菜。在赴西非前,細心的他想著大家要在異國過年,為了讓戰(zhàn)友們能感受到家的味道,他特意囑咐家鄉(xiāng)的老母親提前熏制了很多臘肉和肉丸子郵寄到北京,他再從北京一路帶到塞拉利昂。

在塞拉利昂,做什么事情都沒有在國內得心應手,為了方便隊友們剪發(fā),盧海自帶了全套的理發(fā)工具。那段時間,男隊員的發(fā)型全部都是“盧氏制造”,隊員們在理發(fā)后由衷贊嘆:“這不花錢的比專業(yè)理發(fā)店剪得還有型嘛!”可別小看這“業(yè)余”理發(fā)技術,在疫區(qū)尤為重要和難得——既免去了隊員外出理發(fā)的奔波,也避免了潛在的交叉感染,班長想得真的很周到。

2015年3月1日,第三批援塞醫(yī)療隊在駐地舉行了火線入黨宣誓暨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活動,解晨和徐曉宇因出色表現(xiàn)被批準火線入黨。解晨性格內向,害羞靦腆,沉默寡言,但他在自己主要負責的面點工作上踏實肯干,思維靈活。一個從來沒有進過廚房的門外漢,迅速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廚”,這和他背后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由于主食的蒸煮時間較長,解晨每天5點多就要起床,盡量讓早點能夠品種多樣:饅頭、花卷、豆沙包……當?shù)靥鞖馐盅谉?,蒸箱在蒸豆沙包的過程中總是往外滲水,本來揉得比較圓滑的豆沙包很快會“起泡”,軟塌塌的樣子就讓人沒有食欲。解晨肯動腦筋,很快找到了解決辦法——在入蒸箱前,他就用菜刀把豆沙包壓癟,再在上邊擰出花瓣的形狀。這樣新穎的造型,使豆沙包變得招人喜歡起來。最初,解晨幾乎每頓都熬白米粥,但了解當?shù)氐膶嶋H情況后他便進行了調整。塞拉利昂盛產南瓜,于是大家的餐桌上多了南瓜粥;怕隊員們中暑,解晨每天中午必備綠豆湯。解晨和徐曉宇經常合作開發(fā)特色面點、小吃,讓全隊戰(zhàn)友在緊張的工作之余,發(fā)出連連驚嘆。徐曉宇聰明機靈、富有創(chuàng)造力,他的本職工作是駕駛員,別看他年輕、面帶稚嫩,一舉一動還像個大男孩,卻愛心十足,心靈手巧。2015年2月14日,周六,隊員們照常6點半起床、7點半集合整隊準備用早餐。剛一進飯?zhí)?,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見桌子上擺著一盤碼放得整整齊齊的金黃色玫瑰花花卷。原來,這是徐曉宇為醫(yī)療隊全體隊員獻上的“情人節(jié)早餐”!

前一晚,大家還在互相調侃著怎么過“洋節(jié)”的時候,徐曉宇就開始著手準備這份別出心裁的禮物。他綜合了網上的做法,融入了自己的創(chuàng)意——先把南瓜蒸熟,之后壓成泥,與面粉、奶粉按比例和到一起,醒2個小時之后再將面搟成面餅,壓成圓形,然后用手一朵一朵卷出來……光看工序就復雜到讓人驚嘆,沒想到這個身高1.85米的小伙子竟有這樣的巧手和耐心。大家對著這個“杰作”一邊稱贊,一邊拿出手機拍照,竟都舍不得動口,一位女隊員還說:“這是我見過的最美麗、最打動人心的情人節(jié)玫瑰。”雖然身處異國他鄉(xiāng),隊員們的心都因這份深情的浪漫而溫暖。種種驚喜和溫暖背后,飽含了4位非專業(yè)“大廚”的努力與付出。抵達西非后初次做飯時,他們不適應大鍋大火,被火燎傷后手背布滿水泡,卻依然堅持工作;室外氣溫30°C以上,他們每天守在高溫爐灶旁揮汗如雨;抵達塞拉利昂已整整1個月,他們還沒有踏出過駐地大門半步,更不知何為西非異域風情……但是,他們沒有半句怨言,不敢有一絲懈怠。

為了保證工作人員上下班,給值班人員送飯,處理突發(fā)應急情況,外出會議交流、參觀、學習等用車需要,醫(yī)療隊配備了3輛汽車,但由于人手緊缺,駕駛員只有趙陽和閃占朝兩人。

如果沒有親身體會,根本想象不到在塞拉利昂駕車的困難。塞拉利昂是世界上最貧窮、落后的國家之一,這里馬路狀況很差,全國沒有紅綠燈,沒有道路指示牌,更沒有人行道,只靠交警人工協(xié)調交通。兩名駕駛員憑借經驗,謹記“一慢二看三通過”的原則,很快便基本適應了首都弗里敦大街小巷的路況。他倆每天頂著高溫,冒著隨時出現(xiàn)突發(fā)狀況的危險,克服語言溝通不暢的困難,奔波在弗里敦的狹小街道上,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安全行駛了2萬多公里,為戰(zhàn)友們能夠順利完成每天的工作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趙陽負責駕駛班車接送隊員們上下班,每天從駐地賓館到中塞友好醫(yī)院至少跑兩個來回,單程約40分鐘。他每天6點半起床,發(fā)車前認真檢查車況,擦拭車輛;晚上收車后,將車輛進行徹底清洗、消毒,再次檢查車況;因為當?shù)匚米雍芏?,他每天晚上鎖車前都在車里噴灑驅蚊劑,使醫(yī)護人員在車內免遭蚊蟲的侵擾。忙碌了一天,很多醫(yī)護人員都會在回途中累得睡著,為了避免顛醒大家,趙陽時刻緊繃神經,盡量平穩(wěn)駕駛。

在出車之外的時間里,只要需要他出把力,趙陽都會沖在前邊。在駐地,他常常幫著做洗菜、擺盤之類的瑣事;醫(yī)院經常停電,一旦停電時間過長不僅會損壞儀器,還會對病人產生直接威脅,他就變身成了“電工”,登梯爬高進行維修……趙陽總是這樣照顧他人、忽略自己,他就不累嗎?他額外多做的事情,不僅僅是因為有技術,更是因為他內心的責任感。

閃占朝是機動駕駛員,這就意味著他沒有固定的出車時間,隨時準備出發(fā),一聲令下說走就得走。弗里敦坐落在山區(qū)之中,盤山路、急彎、上下坡十分常見。閃占朝開車非常謹慎,而他最怕的就是當?shù)靥厣娜塑嚮煨?。有一次回駐地的路上,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道路上擠滿了人。“就跟王府井步行街一樣,車兩邊都是人,恨不得蹭著車身行走。”但是,不能隨意按喇叭,只得越開越慢,車輛一度停滯在人群中,他生怕稍一加油就會沖倒一片……好在有使館人員帶車,否則他真不知道怎樣才能通過險情。

白天還好,晚上在塞拉利昂開車簡直就是“步步驚心”。因為馬路兩旁沒有路燈,打近光根本無法全面掌握路況,打遠光又對行人不禮貌甚至可能影響當?shù)厝藢χ袊挠∠?,閃占朝只得小心翼翼地摸黑駕駛。一天晚上,在他的車前方不遠處有個路人同向而行,直到車子離他只有幾米時,路人才回頭,瞬間露出了白白的牙齒——閃占朝此時才發(fā)現(xiàn)他,并利索地把車剎住。“天也黑,當?shù)厝四w色黑,如果他不咧嘴,根本沒看到前邊有人!”他說。

閃占朝獨自承受了這些膽戰(zhàn)心驚,他憋在心里不愿與人訴說,一是怕大家會為自己擔心,二是即使講述一遍也實在后怕,難免更增加心理壓力。他能做的就是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不斷提醒自己慢些、穩(wěn)住,時刻準備著即使路邊突然冒出一個人也要把車剎住。

在非洲的每一天,都有太多故事發(fā)生,第三批援塞醫(yī)療隊護理組隊員劉利敏每天記錄,還寫出了很出名的抗埃日記《與魔共舞》。劉利敏在回憶那個特殊時期時,做了這樣的講述:

說實在的,我是個淚點挺高的人。平時在國內,工作再苦再累、遇到再大的委屈,我也很少流淚。但是這次隨隊出征,我的淚點好像降低了,記得至少流過三次淚。

第一次流淚,是我過生日的時候。當時,我累了一天,拖著疲憊的身體走進戰(zhàn)地餐廳。突然間燈火熄滅,一個驚喜不期而至——蠟燭亮起,戰(zhàn)友們“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響起。最亮眼的是大廚用雞蛋和火腿腸做成的兩顆“心”,代表著戰(zhàn)友們對我的深情祝福!這是我這輩子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禮物。2015年1月16日我35歲的生日是我最難忘的一個生日。燭火中,我流著淚許下了愿望,希望埃博拉疫情早日結束,希望部隊早日完成任務凱旋,希望戰(zhàn)友和自己幸福平安。當時,我深刻體會到了作為三〇二醫(yī)院這個大家庭一員的無比幸福!

第二次流淚,是我們段惠娟隊長站在隊伍前,大聲宣布我們的抗埃綜合數(shù)質量躍升各國留觀診療中心第一的時刻。當時正值春節(jié),隊長說,春節(jié)期間,三〇二醫(yī)院最關注的就是收容和數(shù)質量指標,我們在海外也時刻要與醫(yī)院保持高度一致,一樣要把這項工作抓好,但是我們保持好成績的前提是要大家都安全,沒有比大家的安全更重要的事情。隊長激情滿懷,我和隊友們也熱淚盈眶、激動萬分。

第三次流淚,是大年三十和家里視頻通話的時候。要說到了異國他鄉(xiāng)的前線不想家,那是假的??墒枪ぷ饕幻Γ簿屯讼肓?。更何況現(xiàn)在有先進的網絡通訊,和家里視頻通話并不是難事??墒谴竽耆?,當家人的笑臉出現(xiàn)在手機屏幕上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想哭。特別是5歲的兒子對我說“媽媽我愛你,媽媽你什么時候回家”的時候,我的眼睛濕潤了。是的,我是個母親,也是個女兒,新春佳節(jié),萬家團圓,我多想陪著孩子、陪著老人一起吃團圓飯、放鞭炮呀!可是,我同時也是軍人,軍人的使命在戰(zhàn)場,在祖國需要的時候,軍人必須把家庭暫時忘掉。在那一刻,我更加真切地體會到了這身軍裝的分量和肩負的責任。

這三次流淚讓我終生難忘,激勵我加速成長。

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今天,為您講述:大國擔當——中國人民解放軍援塞醫(yī)療隊抗擊埃博拉疫情紀實,第43集——“超級戰(zhàn)士”!今天先說到這,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寧,明天咱們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