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抗擊臺風——濟南章丘東皋西村救援紀實

2019-09-22 23:30-23:59 責編:母晨靜

00:00 00:00

受臺風“利奇馬”影響,濟南章丘區(qū)遭遇60年來最大降水。2019年8月11日晚,相公莊、普集兩街道多個村莊進水嚴重導致內澇。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本期帶您回顧:濟南章丘東皋西村救援紀實、寧國市消防救援紀實。

各位聽眾大家好,歡迎收聽《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我是百寧。今天,我們先來關注濟南章丘東皋西村救援紀實。

受臺風“利奇馬”影響,濟南章丘區(qū)遭遇60年來最大降水。8月11日晚,相公莊、普集兩街道多個村莊進水嚴重導致內澇。

12日下午2點多,一輛救援鏟車進入村子,走到離村口100米的地方,水已經沒過一米多高的鏟車輪胎。視野中,一輛小雙排貨車被淹到車窗,洪水灌滿了駕駛室,旁邊幾間地勢稍低的瓦房只能看到門框的上沿。

東皋西村緊鄰漯河,此時湍急的洪水漫過河堤與河道渾然一色,若不是岸邊的電線桿和堆放的工程物料,鏟車很有可能分辨不清開進河道。同乘鏟車參與救援的東皋西村小伙說,這條河平時水量其實很小。

河邊一處街口,齊腰的洪水異常湍急,從漂過的飲料瓶來看,流速至少每秒兩三米。周圍洶涌的洪水打著旋渦,而水下的道路情況又完全不明,記者半蹲在鏟車上,感到膽戰(zhàn)心驚:萬一鏟車開進坑洼重心偏移被沖翻車,一行人立馬就會被裹進洶涌的漯河,幾無生還可能。

街口10米范圍內,3輛私家車被洪水淹沒,若不是被電線桿、巨石擋住,這些車早已被沖進了河道。這條長度不到300米的街道,十多輛私家車被淹沒在水中,最深的一輛僅露出車頂。

村內大多數房屋都是近些年新建的磚混房,經受住了洪水的考驗,極少數夯土結構的老房子沒能幸免,倒塌之后露出散亂的蘆葦和檁條。一戶沿街村民的門樓頂上,一條雜毛小巴狗哆嗦著不敢下來,救援人員叫它“狗堅強”。記者和救援人員嘗試了幾次,鏟車的鏟斗始終夠不到它,只好讓“狗堅強”繼續(xù)堅強一下。

8月12日早晨,東皋西村村口,消防人員、舟橋部隊、藍天救援隊都在不斷嘗試用皮劃艇救人。但隨著救援的進行,越往村東側水流越急,皮劃艇有些無法控制。

濟南市急救中心的蔣濤從村里巡查了一圈出來,“不行,里面水太急了,我的船被沖得撞了樹。”當記者提出要跟救援人員乘皮劃艇進村查看情況時,濟南藍天救援隊的王義輝果斷地拒絕了。

他們的一艘皮劃艇剛進村不久,就被水流掀翻沖走了,所幸救援隊員及時脫險,他們的救援也一度暫停。

上午10點左右,幾輛軍車拉著一輛輛印有“預備役部隊裝備”字樣的沖鋒舟趕到現(xiàn)場,這些沖鋒舟比皮劃艇更大,抗沖擊力也更大。消防和舟橋部隊立馬跳進沖鋒舟,沖向水流更湍急的地方搜尋。

21歲的皋西村志愿者李鑫泰滿臉淤泥,嘴角、頭發(fā)上還留著雜草,腿也被劃破了。

“里面路很窄,有個很大的漩渦,我們的船就是在那里翻的。”萬幸的是,沖鋒舟上的人都穿著救生衣安全返回。他描述,村里有些地方水深超過2米半,沖鋒舟經常被水流沖得打轉,坐在船上也是膽戰(zhàn)心驚。

鏟車底盤高、重量大,鏟斗里能裝人,成了這時最趁手的救援設備。

大水進村當晚9點,最先趕到的章丘雷霆應急救援隊就發(fā)布了“章丘相公莊急需5噸鏟車參與現(xiàn)場救援”的招募消息。隨著消息擴散,不少章丘企業(yè)主動提供設備,“鏟車隊”越來越壯大。

“公司領導了解到水情,就讓我們抓緊過來救援。”8月12日上午10點,濟南城建集團旗下一家公司派出李俊寶等4人,開著兩輛鏟車從工地趕到了救援現(xiàn)場。這兩輛車一上午進村20多趟,一次至少運出七八個人。

“家里有人嗎?還有人嗎?”記者跟隨李俊寶的鏟車進村救援,每到一戶房子都喊幾嗓子,聽到屋里有回聲,就想辦法過去救人。一些小胡同鏟車進不去,救援人員不敢貿然下水。齊腰深的急流不會開玩笑,下了鏟車多半救不了人還會把自己搭進去。救援人員只能先把繩子拴到樹上,再放下皮劃艇慢慢拉著繩擺渡進去。

到8月12日下午,自發(fā)趕到相公街道參加救援的鏟車達到40多輛,但這也給救援帶來新的問題。這些鏟車沒有統(tǒng)一的調度,聽救人返回的司機說哪條街上還有被困村民,幾輛鏟車便接踵而至。村內街道錯不開寬大的鏟車,不斷有車進退兩難。就在這個過程中,有街道兩旁的排水溝蓋板被鏟車壓斷,車輪陷進排水溝里。再加上被沖倒的樹木掛斷了電線,在不清楚是否帶電的情況下,救援人員心里也沒底,只好躲著走。

救援險情頻發(fā)之下,一名身材壯碩的救援人員跳進齊胸的水中,充當起了“人肉路標”,為救援的鏟車指示道路。為了防止被洪水沖走,他只好單手拉住一根粗繩子作為保險。經過這位“人肉路標”時,鏟車司機和救援人員紛紛為他豎起大拇指。

李全革父親癱瘓在床10多年,他家的位置鏟車實在進不去,皮劃艇一放下水瞬間被沖出幾米遠。8月12日下午5點左右,他們一家已經被困了近20個小時,

在絕望和煎熬中,一架救援直升機呼嘯趕來。

在空中盤旋幾圈之后,停在了李全革家上空。一副救生椅掛著垂繩緩緩下降,隨后李全革一家三口被逐一吊上直升機。

受災之后,附近的通信基站在洪水中失效,不少受困村民手機打不出去。8月12日上午,一輛通訊信號車來到現(xiàn)場,不少在村口焦急等待的人第一次聯(lián)系上了村里被困的親友,現(xiàn)場有人喜極而泣。

章丘明水的餐館牛先生做好了雞蛋湯和饅頭,帶著店員趕到村口,為救援志愿者和獲救村民送來吃的。持續(xù)救援了十幾個小時,臨近中午,雷霆應急救援隊的老周雙手發(fā)白,渾身瑟瑟發(fā)抖。

有義務送餐者遞過來一個燒餅,老周雙手接過,三兩口吃完:“吃完趕緊救人去,時間就是生命。”

一輛輛鏟車呼嘯著開進村子,陸續(xù)又有鏟車帶著獲救村民排開浪花從村里出來,互不認識的鏟車之間鳴笛致敬。村口不少親友打著雨傘、踮起腳尖,仔細辨認著開過來的鏟車上有沒有自己的家人。

“又救出來一個!”8月12日中午1點剛過,一名剛當上奶奶不久的老人懷抱著16個月的嬰兒,趕緊把熟睡的孩子抱上了等候多時的車里。

12日下午,救援直升機往返多次,從東皋西村往外救人。5點左右,又有兩名老人乘坐直升機降落。看到母親從直升機里下來,在此等候已久的李家河撲過去,跪在母親面前,母子抱頭痛哭。

下午2點左右,一對八旬老人被鏟車救了出來。老兩口在水里摸黑站了一夜,第二天天不亮就等著有人來救。直到中午時分,聽到有鏟車響,他和老伴大聲呼叫,終于被救了出來。老兩口激動地忍不住抹起了眼淚,隨后他們坐上大巴車,給女兒打了個電話報平安。

8月12日晚9點,濟南章丘區(qū)相公中學的救災安置點里,文質彬彬的李全革一口氣吃下仨饅頭,開心得咧著嘴笑出聲來。被洪水困在村里20個小時沒吃飯,他餓壞了。傍晚時分,李全革和他癱瘓11年的父親被直升機救出東皋西村,這還是他爺倆“第一次坐飛機”的經歷。

“上午就帶著店員在這了,盡一份力吧。”為李全革提供免費熱飯的,是附近一家餐館的老板。他得知這里臨時安置著近500名受災村民,早晨就熬了粥、炒好菜,帶上饅頭和燒餅趕來,招呼村民們吃點東西。

在東皋西村,救援從11日晚上9點開始一直持續(xù)到13日凌晨1點,近30個小時的救援,2000多人獲救。13日凌晨1點08分,東皋西村最后一名受困群眾被成功救出。

8月10日凌晨,超強臺風“利奇馬”登陸浙江,狂風呼嘯、暴雨傾盆,大樹被連根拔起,甚至攔腰折斷。由于長時間、大范圍持續(xù)強降雨,引發(fā)流域性洪水和滑坡泥石流,造成大面積的交通、電力、通訊等中斷,使永嘉縣遭受嚴重的損失。

永嘉縣各地搶險力量火速集結。黨員干部、武警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消防指戰(zhàn)員、醫(yī)衛(wèi)人員們用實際行動保衛(wèi)家園,彰顯責任與擔當!普通群眾、志愿者、企業(yè)家,帶著愛的力量,馳援受災的永嘉人民,上演“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救援故事。

雨,不停地下,越下越大。暴雨引發(fā)的山洪裹挾著樹木和泥石,從山上咆哮而下,打破了北部山區(qū)的寧靜。

8月10日凌晨,巖坦鎮(zhèn)山早村在短短3小時內降雨量達160mm,特大暴雨引發(fā)山體滑坡,山洪爆發(fā),洪水猛漲,10分鐘內,山洪最高水位漲到10米,該村約120人被洪水圍困??h防指和北部山區(qū)防指第一時間組織協(xié)調北部山區(qū)人武力量、縣消防救援隊、海鷹救援隊前往救援。面對道路中斷,縣里與諸永高速積極協(xié)調,開放通道后部分救援力量利用繩索從30米高橋面下放至山路,其他救援人員尋找山間小路前往現(xiàn)場開展搜救,緊急解救遇險群眾15名,成功轉移群眾至安全地帶88名。

而在另一邊,8月10日5時,巖頭鎮(zhèn)小港村開始漫水,在外巡查的村干部立即通知村內人員轉移,但由于水位短時內迅速上漲,全村115名群眾受困。北部山區(qū)防指立刻調派民兵應急分隊前往救援,歷時9小時共轉移群眾115人。

巖坦告急、鶴盛告急、云嶺告急……哪里出現(xiàn)險情,哪里群眾最需要,救援力量總第一時間頂上去!

“生了,生了,是個男孩!”8月11日一早,云嶺鄉(xiāng)竹房自然村的潘丹來激動地撥通了云嶺鄉(xiāng)抗臺指揮中心的電話,第一時間向他們報喜。“如果沒有你們長達8小時的生命接力,我妻子和兒子都會沒命。”強降雨導致該鄉(xiāng)多處道路塌方、通訊中斷,孕婦情況十分危險。北部山區(qū)分指揮部與云嶺鄉(xiāng)分工合作,結合前期桌面推演孕婦待產科目,科學制定救援方案,并赴現(xiàn)場指導救援工作,前后歷時8小時,參加共同施救人員300余人,成功將孕婦送往醫(yī)院,母子平安。據了解,在各鄉(xiāng)鎮(zhèn)防汛防臺應急預案制定后,各地對可能發(fā)生的險情做了專項應急演練和桌面推演,要做好斷水、斷路、斷電的打算,做好鎮(zhèn)街為戰(zhàn)、村自為戰(zhàn)、自防自救的一切準備,在本次搶險救援中發(fā)揮了實戰(zhàn)作用。

武警部隊來了,消防隊伍來了,民兵隊伍來了,企業(yè)和社會組織來了……災情發(fā)生后,北部山區(qū)頓成澤國,搶險救援形勢錯綜復雜,如果僅僅依靠本村本鎮(zhèn)的救援力量,勢必不夠。臺風登陸后,永嘉縣救援力量全力投入之后,為加快搶險救援速度,縣防指啟動向上級發(fā)出請求增援,并通過社會救援力量平臺發(fā)布救援信息。永嘉內外四面八方援聚、眾志成城救災,省市縣三級救援力量共計3000余人趕赴一線,爭分奪秒搜救每一個生命。無論是人員安置、災情監(jiān)測、值班值守、設施搶修、災情核實、物質保障,還是志愿服務、愛心捐款,他們與受災群眾之間“并肩作戰(zhàn)”。

“要吃飯,要堅強”“那些親人放在殯儀館里還有什么不放心,救助活著的人更重要”。在此次臺風受災最嚴重的山早村,該村黨支部書記徐文海按下心中的悲痛,安慰受災村民。在臺風夜里救助6位村民,轉移100多位群眾,卻痛失近在咫尺的母親。之后的幾天里,他忙著到處找人,不停做事,參與協(xié)調通訊搶通、電力搶通、道路搶通,一刻都不敢停歇。

有人協(xié)助救出20余人后,又與家人收留20多位避難村民,搬出家中的衣服和被子分發(fā)給他們,隨后又默默地投入緊張的通信搶修工作;有人身負多傷達到生理極限仍堅持一線沖鋒,連續(xù)奮戰(zhàn)20多個小時卻不休不眠;有人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新車被沖走,卻選擇轉身作戰(zhàn)災后重建工作。當公路阻斷,徒步翻山越嶺前往災情險重處;當村里房屋農田被沖毀,扛起鐵鍬、踏著泥濘走向受災點……多少個不眠不休的日夜,多少次忘記吃飯,他們不累嗎?他們不餓嗎?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是血肉之軀,也會知道累、知道餓,但是在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他們義無反顧地沖在最前線,為群眾筑起一道安全防線。

失聯(lián)人員的搜尋仍要繼續(xù),基礎設施的破損要修復,受災群眾的基本需求要確保,排澇防疫、垃圾清理、隱患排查必須馬不停蹄……留下的傷痕需要撫平。災害發(fā)生后,我縣安排應急資金3億元,共出動3.2萬人次,以最快速度搶修受損交通、電力、通訊、供水等基礎設施,76條故障停運電力線路2天內全部恢復,實現(xiàn)戶戶通電,852個中斷通信基站3天內全部恢復,142處受損農村飲用水工程3天內恢復正常供水,200條中斷道路全部搶通,為搶險救災打好基礎、做實保障。值得一提的是,災難發(fā)生后,山早村一時成為一座孤島,300人搶修團隊徹夜作戰(zhàn)讓千瘡百孔的山早村,1天內搶通對外應急便道、恢復通訊、供水,2天內恢復供電,實現(xiàn)“四通”。

臺風過去好些天了,不管是本地的永嘉人,還是身在外地的永嘉人,在微信互動的評論中,“團結”“自強”等詞高頻率出現(xiàn)。“團結向善,感恩自強”的永嘉精神在此次搶險救援中得到生動體現(xiàn)。

同樣還是救援,8月中上旬,受超強臺風“利奇馬”影響,安徽省寧國市南極、霞西、甲路等鄉(xiāng)(鎮(zhèn))突發(fā)山洪和泥石流,造成大面積斷電、道路損毀、通訊中斷。每次接警后,消防指戰(zhàn)員立馬背上約30多斤重的背包在山林里徒步穿梭,有時一走就是大半天。

“餓了,就啃幾口冷饅頭,困了,就找個石頭坐上片刻,但不能真正歇下來,怕自己會睡著。”19歲的消防員韓小全回憶,即便這樣,也沒有人喊過一聲苦,叫過一聲累。

在救援過程中,韓小全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記錄災區(qū)受災的畫面和視頻,傳輸第一手救援資料。他目睹了很多難忘的場景:在深水區(qū),身高1米85的隊友雙腳都踩不到底。隊友們在洪水里只露出一排腦袋,抓著水里的竹子一步步前行。隊友們將皮劃艇和救援裝備讓給待轉移的群眾,而群眾則遞上自己省下來的食物……

由于在中隊里年齡最小,還是個“旱鴨子”,韓小全受到很多“照顧”。但看到隊友冒著生命危險在洪水中救援,韓小全也毫不示弱,堅持全程參與救援。再過半個月,韓小全服役就滿兩年了,在他看來,參與這次救災,對他來說是最珍貴的成長經歷。

在過去的十余個日夜里,消防救援大隊寧國中隊一群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消防指戰(zhàn)員沖鋒在前,積極參與抗災救災和災后重建。

8月10日下午,南極鄉(xiāng)衛(wèi)生院有10人被困,消防隊立即出動兩輛車共10名指戰(zhàn)員趕赴現(xiàn)場。“當時道路不通,水位不斷上漲,車輛根本開不過去,加上被困人員里有傷病患者及一名孕婦,給救援增加了難度。”25歲的中隊戰(zhàn)斗一班班長文俊主動請纓,加入三人戰(zhàn)斗小組,沖在救援隊伍最前面。

文俊和隊友蹚著及胸口深的洪水,趕到衛(wèi)生院二樓。情急之下,大家在現(xiàn)場找到一張廢棄的會議桌,將這批受困群眾逐一抬至安全地帶。“桌子在水里原本就很沉,還要抬著人在不明狀況的水里前行。有戰(zhàn)友一不小心險些栽進水里,幸虧被其他人扶住。”文俊回憶,歷時3個多小時,被困10人全部被安全轉移。

8月11日23時,市消防救援大隊接到命令前往甲路鎮(zhèn),對失聯(lián)村民進行搜尋。由于路況不熟、道路被毀,15公里的路,文俊和隊友們走了5個多小時。一夜跋山涉水,他們終于在次日清晨5時30分順利到達失聯(lián)村莊,搜尋并轉移被困人員33人。

僅10日至13日,文俊幾乎走遍了大半個重災區(qū),參與救援的時間長達50多個小時。“老實講,心里沒有想很多,唯一想的就是救人,盡快救人,多救點人。救援時,根本就不敢接家里人的電話,怕他們擔心。”文俊說道。

8月14日晚,中隊指導員鄭文忠發(fā)現(xiàn)不少隊員因為長期進行水域救援,身上出現(xiàn)紅腫、瘙癢,還有隊員腿上劃了深深的血口子。但“我不問,他們沒一個人說”,這讓他心疼不已。那天晚上,他忍不住給寧國市人民醫(yī)院皮膚科醫(yī)生打了電話,尋求幫助。

一次救援時,洪水湍急,鄭文忠和隊友差點被洪水沖走,幸虧抓住了水中的竹子,才艱難脫險。在連日救援中,鄭文忠心里還有一份放不下的牽掛。

“我們中隊有個家屬群,群主是我這個單身漢。”鄭文忠說,災情發(fā)生后,所有隊員全面出動,家屬們只能在線上詢問情況。“前幾日,災區(qū)沒有信號,看到信息時已經隔了很久。我就答應她們,請放心,隊伍怎么帶出去,就要怎么帶回來。”

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今天,為您講述:章丘東皋西村救援紀實、寧國消防救援紀實,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寧,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