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yīng)急廣播 > 應(yīng)急廣播

河南南陽“4·15”特大火災(zāi)紀(jì)實(上)

2019-12-14 23:30-23:59 責(zé)編:曹夢雨

00:00 00:00

1999年4月15日凌晨一點半左右,古城南陽夜深人靜,誰也沒想到,此時一場災(zāi)難正悄悄襲來:在漢冶村13號天府家具廠,一場大火正從院內(nèi)的工棚燃起,并瘋狂地撲向東面室內(nèi)正沉睡的人們。國家應(yīng)急廣播—應(yīng)急檔案,本期帶您回顧:河南南陽“4·15”特大火災(zāi)紀(jì)實。

各位聽眾大家好,歡迎收聽《國家應(yīng)急廣播——應(yīng)急檔案》,我是百寧。今天,我們就關(guān)注河南南陽“4·15”特大火災(zāi)紀(jì)實。

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陽市區(qū)北部有一個漢冶村,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秦漢時期,這里曾是著名的冶鐵中心,冶鐵技術(shù)聞名于世——在中華民族繁衍發(fā)展的史冊上,先輩們利用火,為擺脫蒙昧,走向文明,寫下了輝煌燦爛的一頁。然而,在人類求生存、圖發(fā)展的過程中,也曾經(jīng)付出過無數(shù)沉重的代價。在即將踏上新世紀(jì)門坎的公元1999年4月15日,還是在這塊土地上,一群離鄉(xiāng)背井的打工者為擺脫貧窮,走向富裕,忽視了火的存在,上演了一幕驚心悲愴的慘劇。

1999年4月15日凌晨一點半左右,在漢冶村13號天府家具廠,一場大火正從院內(nèi)的工棚燃起,并瘋狂地撲向東面室內(nèi)正沉睡的人們。

當(dāng)天最先發(fā)現(xiàn)火情的,是住在家具廠東南角市漢冶遺址博物館籌建處家屬院五樓的徐連文。一點半左右,他被室外噼噼叭叭的聲音驚醒了,睜開眼透過臥室和北側(cè)洗手間敞開的門,發(fā)現(xiàn)洗手間的窗玻璃上一片火光,嚇了一跳,急忙跑過去一看,只見天府家具廠院內(nèi)大火沖天,徐連文顧不得細看,急忙跑到東側(cè)的臥室報警,報完警,他又跑到洗手間打開玻璃窗察看火情,只見家具廠院內(nèi)工棚已全部燃燒塌頂,工棚東邊的一排瓦房,從北往南數(shù)第四、五間已經(jīng)大火穿頂,火焰高達三四米,并迅速向南北兩側(cè)蔓延,僅僅兩三分鐘時間,整個家具廠東排的房子都已燃燒起來,一片火海。而翻卷的大火宛如火龍一樣,直往上竄,徐連文站在五樓上,臉被烤得發(fā)燙。突然,他聽見濃煙烈火之中傳來幾聲女人尖厲的呼救,凄厲而恐怖——住在家具廠的人們已被大火圍困在室內(nèi)!

當(dāng)時家具廠一共有26人,分別住在東排廠房的南北兩側(cè)。火起時,他們正沉入夢鄉(xiāng),大火在房外的工棚內(nèi)東奔西撞,熊熊燃燒,他們竟渾然不知,直到大火封門,向室內(nèi)瘋狂撲來時,他們才驚醒過來。最先發(fā)現(xiàn)著火的女工羅清玉,立即大聲呼喊身邊的丈夫和室內(nèi)其他人往外跑,然而此時已經(jīng)太晚了,大火已將他們唯一的逃生通道封死了,只有羅清玉等7人冒死穿過正在猛烈燃燒的工棚逃出火海,而其他人或者因為慌亂,或者因為恐懼,被困在了室內(nèi)。

陡起的大火不僅讓家具廠的人們深感恐怖,同時也在離該廠僅3米的籌建處家屬樓里造成了恐慌,大家匆匆地穿上衣服,許多人連想都不想奪門而出,跑下樓來。住在一單元三樓西側(cè)的董女士被戶外呼呼的火聲驚醒后下床一看,窗外火光沖天,火直往她家的窗臺上卷,心里一急:媽呀!咋辦!忙一邊喊起家人穿衣服,一邊打電話報警,可電話線已被大火燒斷,連廚房外的排氣扇都已被燒壞——火上來了可不得了!一家人急得啥也顧不上要了,等不及將孩子衣服穿完,便抱著孩子往樓下跑。住在董女士家對面的袁女士,看見黑煙卷著火星,好像龍卷風(fēng)一樣撲了過來,嚇得忙喊愛人:“快起!快起!完了!完了!”一邊忙給6歲的女兒穿衣服,孩子嚇得坐在床上不停地哭,咋哄也哄不住。這時,消防車風(fēng)馳電掣般地呼嘯而來了,袁女士高興地對孩子說:“你聽,消防車來了——嗚嗚響!”孩子側(cè)耳一聽,真的,立即止住了哭聲,驚恐的神色馬上從孩子明亮的眸子里消失了。

這次火災(zāi)中的19位遇難者,除了4位四川達縣人外,其余全是四川遂寧縣人,且大都為老板盧世中的親友。他們抱著脫貧致富的希望,背鄉(xiāng)離井出外掙錢,卻不幸踏上了慘死異鄉(xiāng)的不歸路。

火災(zāi)后的第二天下午,天府家具廠老板盧世中的父親、妹妹、妹夫就分別從四川老家和上海匆匆趕來了。在這次火難中,他們一共失去了五位親人:盧世中夫婦及兩個孩子,還有盧世中的姐姐盧世鳳。面對著一堆焦糊難以辨認的親人尸首,面對著家具廠殘磚爛瓦的廢墟,三人痛哭失聲,斷斷續(xù)續(xù)的絮叨回憶,成了他們對親人最深切的懷念。

盧世中系四川省遂寧市橫山鎮(zhèn)三村十一組人。據(jù)其家人講,盧世中37歲,個子不高,經(jīng)常佝僂著身子,雖然身為家具廠的老板,但出身的貧寒和工作的艱辛,使他在吃穿上都不太講究,忙起來就跟工人一樣,一身灰土和油漆也顧不得換洗。盧世中在老家時,經(jīng)濟上十分拮據(jù),生活的艱難迫使他萌生了出外闖蕩的念頭。1992年,其妻兄在南陽市工農(nóng)北路開了個家具廠,盧世中和妻子便一起來到南陽,在妻兄的廠里干活,盧世中干木工,妻子干漆工,每月倒也能掙一些錢,逐漸有了些積蓄。同時,閱歷的增多,也使盧世中的眼界逐漸開闊。兩年后,盧世中利用自己的積蓄,又借了妻兄4千元錢,從老家招來五六位親戚同鄉(xiāng),另起爐灶辦起個小家具廠——天府家具廠。生意越來越好,原來的地方和人手顯得不夠用了,1996年,盧世中又在漢冶村13號租了房子,將廠房遷到這里,并增添了一批工人。今年春節(jié)后,他又買了部手機,像模像樣地做起了老板。火災(zāi)后,有人說他有一百多萬積蓄,有人說至少二、三百萬,但再多的錢,現(xiàn)在對于盧世中而言,都已隨大火煙消云散!

“哥哥非常顧家,平時家里全靠他支撐,爸爸看病也是他拿錢;姐姐家里很困難,為了照顧她掙點錢,他還把姐姐盧世鳳也接到廠里來干活……為了生活方便,哥哥還把兩個侄兒都接來這里上學(xué)——兩個侄兒也孝敬老人得很,把自己的私房錢都拿來給老人,大侄兒每次買菜都要省下點錢給老人——兩個侄兒一個13歲,一個11歲,臉上紅撲撲的,多愛人!”談到死去的親人們,盧秀英語無倫次,泣不成聲,“當(dāng)天下午4點,我們還打電話問生意好不好,侄兒好不好,嫂嫂、姐姐好不好,都說好,誰知剛過幾個小時……平時,哥哥總對我說:‘妹妹,做生意要辛苦,哥哥做生意也辛苦,出門就是為了掙錢’——現(xiàn)在人也沒了,錢也沒了……”

在這次大火中,劉國慶是和妻子蘇數(shù)蓉、兒子劉歡一同喪生的。

劉國慶那年26歲,是當(dāng)?shù)剡h近聞名的木工好手,也是天府家具廠里的好師傅,很受老板的器重。前兩年劉國慶一直在湖北做家具,由于樣式、質(zhì)量好,很受當(dāng)?shù)厝讼矚g和尊敬,人人都請他干活。盧世中多次托人捎信,才把劉國慶請來。前一年他在天府家具廠干了整整一年,盧世中為了留住他,沒給他開工錢,說是讓他新一年繼續(xù)好好干,多賺些錢,好回四川蓋房子。按照老板的吩咐,也為了一家人能相互照應(yīng),春節(jié)過后,劉國慶把妻子和3歲的兒子都帶到了南陽,長久分別的家人能夠守在一起,雖然條件差些,卻也其樂融融,誰知就是這一念之差,竟也把妻子、兒子帶進了火場!

這次火災(zāi)中全家遇難的,還有張富一家三口和杜尚明、杜尚和一家四口。

28歲的張富,系遂寧縣橫山鎮(zhèn)大堰村人,1997年他帶妻子開始出來打工,最先在湖北,1998年過罷春節(jié),兩人帶最小的女兒瑞雪才來到南陽,特別是女兒瑞雪,1999年才一歲半,尚未讀懂人世間的悲歡,便同父母亡身火海。而撇在家中才上學(xué)前班的大女兒,失去了父母的關(guān)愛扶持,將如何面對漫長而艱難的人生?

與別的遇難者相比,四川達縣的杜尚明、杜尚和一家顯得尤為不幸。三天前,杜尚明才帶著兄弟和妻子、兒子一起從老家來到天府家具廠,可盧世中嫌他們手藝平常,本來是打發(fā)他們回去的,但他們也許覺得拖家?guī)Э诔鰜硪淮尾蝗菀?,想再等等重找機會吧,遲遲未動身,卻不料等來的卻是一場慘禍。災(zāi)后,記者在南陽曾多次尋找他們的家屬,卻始終沒找到,據(jù)知情人講,杜尚明的父親殘疾,而母親又臥病在床……

提起余超,其父余勝剛泣不成聲,失去愛子的苦痛折磨得這位川中漢子幾天時間瘦了許多,回憶起來,時斷時續(xù),甚至連孩子的準(zhǔn)確年齡也記不清了。

余超是個白白凈凈的小伙子,機靈聰明,人見人愛,雖然有時愛耍小脾氣惹父親生氣,但父親打他一下卻比打自己還心痛——小小年紀(jì)的余超十分孝順,連買襪子也總是一次兩雙,從不忘記父親。初中快畢業(yè)時,余超見父母種地持家十分困難,就主動退學(xué),但勞動之余他仍然見縫插針讀書學(xué)習(xí),一直思考著將來要學(xué)一門過硬手藝,好好報答父母。不久后,余超到了個家具廠,先是跟人學(xué)油漆技術(shù),后又學(xué)了加工安裝鋁合金門窗。出師后,考慮到藝多不壓身,他征得父親同意,40多天前又來到南陽投奔同村親戚盧世中,跟著同在廠里的表叔盧志剛學(xué)油漆家具。盧志剛由于患胃炎和父親回四川治療,余超還和同鄉(xiāng)一起為倆人餞行,誰知道這竟是一場生離死別,而盧志剛竟因為患病和父親幸運地躲過了這場劫難。

余勝剛和其他死難者家屬一起走進火場廢墟,他蹲在那里不停地用手扒呀扒呀,當(dāng)他看到余超生前穿的一件燒得破爛不堪的淺紅色棉夾時,眼淚奪眶而出,撲通一下跪倒在殘磚爛瓦上,號啕大哭,不停地將衣服摔下又撿起,撿起又摔下,哽咽地哭喊:“你為什么不知道跑出來呢!”一位年邁不知姓名的死者家屬也突然撲到被磚、鋼筋封死的殘窗前,一下子就把里面的鋼筋拉了下來,哭道:“你們?yōu)槭裁床恢缽倪@里逃走呢!”

盧世中的表弟張斌,也是這次火劫中的遇難者之一。24歲的張斌長得高高大大的,木工手藝特別好。他來天府干活已經(jīng)兩三年了,由于一個人在外打工,生活上非常不便,他來后不久便將妻子王鳳和孩子也從家中接來了,王鳳雖然在這里并沒有干活掙錢,但憑著他每月千把元的收入,一家人日子還算過得去。1998年11月,一年沒回過家的張斌決定和妻子一起回去看看,火災(zāi)發(fā)生時,他一個人剛回廠不到一星期。據(jù)這次火災(zāi)的幸存者盧志強回憶,當(dāng)時盧志強和張斌睡在一個床上,還是張斌把他叫醒的,當(dāng)時發(fā)現(xiàn)張斌拿了條被子頂在頭上準(zhǔn)備往外跑,可不知為啥,卻最終沒有跑出來。

“在家剛得到消息時,本來懷了一線希望,也許重傷里面有他,誰想連面都沒見……”1999年4月18日上午,在火災(zāi)現(xiàn)場的廢墟上,見到了張斌的妻子王鳳。聽到火災(zāi)的消息,王鳳忙陪著張斌的父親匆匆趕來了,她兩眼已經(jīng)哭得紅腫,但一提起丈夫,仍禁不住淚水滾滾,“別人都跑出來了,他為啥沒跑出來?——他平時膽小得很,可能是被火嚇昏了,也可能是沒穿東西,或者被煙熏倒了……去年他出了次車禍,把我嚇慘了,雖然縫了十多針,但人沒受損,只是受了點皮外傷,可是這一次,連人都認不全了……”第二天,王鳳隨諸多死難者家屬又一次來到火災(zāi)現(xiàn)場,一到丈夫生前居住的小屋,淚水便又淌了下來,她拎起一塊已被燒得支離破碎的棉被,終于找到了丈夫生前的痕跡:“這就是張斌蓋的被子呀!”

生的欲望使他們鼓足勇氣冒死穿過火海,但那驚心動魄的一幕,也許會使他們一生都忘不了。

譚國強、羅清玉等7人幸運地逃出了火魔的手掌,與死神擦肩而過,火后余生的他們,對平安與幸福的理解,也許會比過去更深刻一些。

30歲的盧世海是第一個從大火中逃出來的,劫后余生的他躺在醫(yī)院病床上,亡妻的身影總是飄逝不去。

火災(zāi)發(fā)生時,盧世海和妻子正在酣睡,是譚國強、羅清玉夫妻倆跑過來喊醒他們的。聞聽著火,盧世海和妻子余紅英忙穿上秋衣秋褲,摸索著直奔屋外。跑到大門口時,余紅英卻突然想起床下的錢和存單,又折身回屋去拿;而一個念頭就是逃命的盧世海只說一聲“快走”,便只身赤腳沖入火海,火場縱深雖然只有10多米,但烈焰的灸烤卻似萬箭穿心,疼痛不已。逃出火場后,等了一下,沒見到妻子,很想回火場去救妻子但燙傷的腳使其難以挪步,加之火勢太大,他只好望而卻步。

平時在廠里干活,盧世海也覺得有點危險,不安全,但看在每天能掙到三、四十元錢的份上,加之從早到晚忙個不停,便把對危險的一點擔(dān)心也淡化了。大家都覺得房子不高,面積又小,又不是滿屋汽油什么的,即使萬一失火了,不過每人拎桶水,幾分鐘時間就能把它撲滅,哪能想到火會著得這么大,燒的這么慘。

接到遭火災(zāi)的電話,盧世海的父親和岳母帶著小孫子急忙趕往南陽,不料憨厚的老父親卻在成都火車站被騙,連路費也沒了,只好暫回遂寧。駝背矮小的岳母背著光著雙腳的小外孫,在火場與醫(yī)院之間來回奔跑,女兒死了,女婿躺在病床上,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老人一臉凄楚和無奈,神志不清地呢喃著一些令人無法聽懂的話語。不滿兩歲的孩子手里拿著半個梨啃著,在孩子稚嫩單純的眼中一點也看不到火難的影子和痕跡,也許只有等他長大成人后,才能知道這場大火帶給他整個人生的負荷該有多么的沉重。

譚國強和羅清玉這對剛結(jié)婚才個把月的新婚夫婦,在這次火難中,雖然命保住了,可兩人燒得都不輕。

從火海中逃出來后,兩人都被送進了南陽市中心醫(yī)院,夫妻二人躺在同一病房里,身上都涂滿了白色的藥粉,兩人傷勢嚴(yán)重,記者不忍心增加他們的痛苦,所以沒有對他們進行采訪。但1999年4月17日晚,羅清玉的父親和表哥從老家趕來,羅清玉看到朝思暮想的親人,卻忍不住悲從中來,吃力地向他們訴說了可怕的一幕:大火封門時,兩人都還睡得正熟,這時羅清玉被驚醒了,連忙喊丈夫和同室的工友向外跑,羅清玉跑在前面,譚國強蒙個被子緊跟在后,由于緊張,被子上短下長,被一腳踩掉了,這時火已由室外竄進了屋里,火舌翻滾,熱浪逼人,譚國強顧不得拾被子,忙擠過室內(nèi)林立的木板,床柜便往外跑,卻發(fā)現(xiàn)妻子腳下一滑,跌倒在地,忙上前去扶她,就在彎腰的一瞬,一個火浪撲過來,一下子就將他的整個背部燒壞了,可他們誰也顧不得疼痛,只知道憋著一口氣快跑,而門外唯一的出路已被大火封死,只有穿過火海,才可能逃出性命,兩人相互攙扶著踉踉蹌蹌地向火海沖去——從他們住的地方到門前的大棚外,僅僅十余米,若在平時,對于他們來講,也許只是幾秒鐘的距離,可這短短的十余米,此時對于他們,卻像萬里長征一樣艱難呀!終于,他們沖出了火海,譚國強卻一下子暈倒在地……

國家應(yīng)急廣播—應(yīng)急檔案,今天,為您講述:河南南陽“4·15”特大火災(zāi)紀(jì)實,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寧,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