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10年前,家鄉(xiāng)玉樹那場讓人心碎的地震發(fā)生后,黨和國家以及全國人民的關(guān)心關(guān)愛關(guān)注頓時如潮水般匯聚,成為我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钴S在地震廢墟并成功救出我及家人的那抹亮眼橙色,成為我為之奮斗的目標和方向……”玉樹小伙久美旦增飽含深情地說。
2010年4月14日早晨7時多,12歲的久美旦增和往常一樣背起書包準備上學,當他剛要邁出家門的瞬間,地面像手機開啟了震動模式一樣,上下左右劇烈晃動,踉踉蹌蹌中小旦增幾次試圖扶住距他不遠的桌子,但沒有成功。此時泥土磚塊雨點般落下,隨即轟然倒塌的房屋把旦增、爸爸、妹妹掩埋,剛走出家門的媽媽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哭喊著徒手搶挖泥土。廢墟下,旦增的右腿被死死壓住,動彈不得,嗆人的灰塵充斥口鼻,疼痛、恐懼、黑暗一起向他襲來,無助中他陷入昏迷,媽媽歇斯底里的呼喊聲和呼救聲在他耳邊逐漸消失……
當他再次醒來時,嘈雜的救人聲,媽媽的痛哭聲傳入耳中,于是他用微弱的藏語呼叫:“有人嗎?救救我,救救我……”不久,一根管子從剛被打通的小孔伸了進來,一個聲音告訴他:“含住管子喝點水,保持體內(nèi)水分。”小旦增就那么靜靜的躺著,經(jīng)過半個多小時緊張救援,小旦增從廢墟下被成功“挖”了出來,一抹橙色也隨即映入他的眼中,那個聲音輕聲告訴他:“別動,你的腿骨折了,不要害怕,很快就會好起來的……”經(jīng)過部隊衛(wèi)生室醫(yī)生簡單包扎固定后,小旦增被轉(zhuǎn)入玉樹藏族自治州人民醫(yī)院進一步治療。
旦增回憶:“當我醒來時聽到的那個聲音,是我這輩子聽到過的最好聽的聲音,看到的那個身影是那樣的挺拔帥氣高大,他輕輕把我抱起來時略顯稚嫩的胸膛是那么溫暖安全。也正是從那一刻起,那抹橙色救援服就像一粒種子,深深播撒并鐫刻進自己幼小的心靈,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
半年后,小旦增治愈出院。按照黨中央、國務(wù)院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統(tǒng)一安排,小旦增和1500多名同學一起,告別故鄉(xiāng)、告別親人,遠赴千里之外的四川成都都江堰,開始了異地求學之旅。在那里,他們被愛心包圍——每天,不同的好心人前來探視,安慰他們受傷的心靈;為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許多老師放棄節(jié)假日休息時間,來到學校逐字逐句教他們寫漢字,講普通話,做數(shù)學題,背英語單詞;成龍,還有許多青海籍藝人紛紛帶著學習用具、生活必需品、衣物前去看望他們……
小旦增知道,他不知道救他消防員的名字,甚至連他的臉都不曾看清,要找到那名消防員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每當看到軍人,看到有消防車從身邊經(jīng)過,或是看到消防員在參加滅火救援行動,他總會在遠處仔細凝望,期望從他們中間找到那個記憶深刻的身影,幼小的心中充滿成為他們中一員的無限渴望。
高中畢業(yè)后,旦增如愿穿上軍裝,實現(xiàn)了為之追求的夢想。在軍營他用忠誠踐行入伍誓言,用勤奮書寫軍旅夢想。兩年后旦增退伍回到家鄉(xiāng)玉樹,他當過輔警、健身教練,但從沒有放棄過尋找救過他的那名消防員,想成為他們中的一員。2019年8月,遠在西安的旦增從朋友那里得知青海省消防救援總隊正在招收消防員消息,旦增毅然辭去高薪的工作,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并有幸被錄取。
如今,圓夢消防并成為消防員的旦增,正在省消防救援總隊集訓基地系統(tǒng)學習救援技能和消防知識。
旦增說:“既然找不到那個救過我的消防員,那么我就要成為像他那樣的人——在烈火中鍛煉膽識、危難中展現(xiàn)胸襟、解民于困頓、救人于水火。在集訓隊里努力學好消防技能,回到執(zhí)勤中隊后也要像救我的那名消防員一樣,用我最大的能力救助更多被困在危險中的人。同時,我更會和玉樹同胞那樣,永遠感謝黨和政府以及全國人民的恩情,用一顆感恩的心做人做事,我會一直干下去,直到我干不動為止。”
集訓基地營區(qū),一株株杉樹筆直、一棵棵白楊挺拔……(記者 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