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應急救援成功經驗05

2018-07-09 23:30-23:59 責編:張澤昕

00:00 00:00

 

碰撞發(fā)生后,滿載旅客的“東區(qū)1號”客輪船體馬上開始進水。此時正乘坐該船準備返回駐地的萬山邊防工作站的6名官兵分成3組,和船上工作人員一起組織旅客展開自救。當救援人員趕到刂現(xiàn)場時,珠海籍客輪“東區(qū)1號”的半個船體已沉入海中,而香港籍客輪沒有大礙,有30名乘客和3名船員已安全登上救生筏,邊防官兵抵達后立即對其余遇險人員進行搜救。12時30分,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救援,92名遇險人員全部安全送抵九洲港客運碼頭。

事故發(fā)生,早一秒搶救,就會多一分主動。

珠海市搜救分中心、珠海海事局、澳門海關和澳門港務局,整個搜救鏈條完整,銜接順利有序,應急資源得以發(fā)揮最大效能,是此次事故得以成功處置的重要原因。

但是,更不能忘記人民子弟兵的勇敢與智慧對此次救援所發(fā)揮的巨大作用。當時正乘坐該船的6名官兵分成3組與船員一起組織旅客展開自救,這種看似簡單的舉動,在生活中卻是不易做到的。此時,他們想到的不是自己身強體壯及時逃生,而是組織人員自救,這不僅是一種英雄的精神,更是一種智慧的行動。如果當時船上的人員慌亂行動,盲目逃生,那么,結果確實難以預料—已經開始下沉的船體,因大批乘客的慌亂擁擠跑動而失去平衡迅速傾覆,有何不能呢?而船沉大海,誰又敢保性命無憂呢?

當災難發(fā)生時,別忘記:我救人人,也即人人救我。

事故本可以避免,但萬一發(fā)生了事故,救援就是頭等大事。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今天,為您講述:那些災難后應急救援的成功經驗,第5集,天巉公路“4·9罐車泄漏丙烯事故、西潼高速公路大型液化石油氣槽車翻車事故、廣西柳江人造板廠火災事故、兩船相撞一船沉,乘員全部脫險。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