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黑山應急管理局
2019年11月26日,阿爾巴尼亞發(fā)生6.3級強烈地震。地震在11個城市中造成廣泛破壞,其中包括人口最多、城市化程度最高和最發(fā)達的兩個城市——地拉那和都拉斯。
巴爾干半島和南歐在歷史上就曾遭遇過毀滅性地震。如今,斯科普里、布加勒斯特和塞薩洛尼基等地區(qū)的人們?nèi)栽谥v述地震襲擊當?shù)囟鄠€城市的人類悲劇和巨大經(jīng)濟損失。
在過去的50年中,阿爾巴尼亞在兩次大地震中遭受了人員傷亡和重大損失:1967年(迪貝爾區(qū))和1979年(什科達和萊切區(qū))。2019年地震的強度應該不足為奇。
那么,究竟是出了什么問題?一個正面臨社會和經(jīng)濟轉型的歐洲國家,在快速增長的經(jīng)濟中開發(fā)土地的同時,又是否做好了主動減少災害風險的準備?
該國1989年采用了抗震設計規(guī)范,此后一直沒有更新。不良的建筑做法、劣質材料的使用以及管理不當,增加了受損最嚴重的建筑物的結構脆弱性。地震引發(fā)了山體滑坡,并導致道路中斷。土壤液化發(fā)生在已被認為是最易受影響的地區(qū)(通過微地震分區(qū)研究),進而導致倒塌酒店附近的地面沉降。
這次地震的結果是,我們必須從這次經(jīng)歷中吸取一些重要的教訓。
首先,我們需要將減災納入發(fā)展戰(zhàn)略,提高公民和政府對地震風險的意識。沒有這種意識,就很難駕馭集體行動。作為風險治理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在全社會分配角色,并讓所有利益相關者參與進來。我們需要更新抗震規(guī)范,改進抗震設計和施工實踐。此外,我們需要授權社區(qū)進行土地使用管理,并將緩解措施納入城市規(guī)劃。
最后,我們需要加強關鍵基礎設施,使它們能夠抵御任何潛在的危險。同時,重視急救人員的身體結構、技術和能力。應對的準備措施也需要納入城市規(guī)劃和設計,例如為應急服務和臨時住所提供足夠的空間。
對于阿爾巴尼亞的許多家庭來說,這次地震就像是用了幾分鐘的時間度過了一生。在這之后,我們是否能變得更安全、更明智、更有能力降低風險進而避免未來的災難?這取決于我們。
附:
賈德蘭卡·米哈列維奇(Jadranka Mihaljevic)女士是黑山水文氣象和地震研究所的地震工程系主任。
拉珀·奧梅尼(Rrapo Ormeni)博士是地拉那理工大學地質能源水文與環(huán)境研究所(IGEWE)地震學系的地震學家(物理學家)。
利利特·格沃根(Lilit Gevorgyan)博士是亞美尼亞國家科學院地質科學研究所的災害風險管理研究員。
阿爾巴尼亞地震概況:
死亡:51人
受傷:至少913人
受影響人口:202291人
流離失所:至少17000人
建筑物倒塌:1781座
建筑物嚴重受損:3607座
文化遺產(chǎn):都拉斯曾是一個古老的定居點,在羅馬統(tǒng)治時期繁榮發(fā)展,在厄納齊雅大道(Via Egnatia)——連接羅馬和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道路上具有戰(zhàn)略地位,估計損失61.92億歐元。
概況介紹由拉珀·奧梅尼(Rrapo Ormeni)教授提供